新增泊位2500餘個,完成老舊小區改造60個……市南區持續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生活品質
完成老舊小區改造60個
劉存東介紹,市南區不斷優化城區環境。結合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統籌推進景區、街區、社區功能品質、環境品質全面提升,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城區。
提升城區功能品質,完成老舊小區改造60個,涉及樓座1081棟,建築面積242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2萬戶,新投入使用加裝電梯129部,建立老舊小區改造長效管理機制,實行“大物業”管理模式,打造智慧化物業管理試點小區11處,改造後老舊小區100%實現物業化管理。重點做好存量違建、新增違建、沿海一線違建整治工作,拆除各類違法建設620處、5.49萬平方米。
都市小農民 九轉金剛
堅持新建與共享並舉,完成17個停車場建設,新增泊位2500餘個,累計接入“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4.64萬個,開放共享30家商城、酒店、寫字樓經營性停車場、10個住宅小區停車設施,釋放泊位9700餘個,累計共享泊位1.9萬餘個。
V观财报|远东股份及时任董秘被监管警示
提升城區環境品質,推進公園與城市深度融合,打造“大景觀+小景緻+全域花海”的城市格調,浮山森林公園開園,團島山打造如是書屋、松林客廳等景觀亮點,太平山實現與中山公園、植物園、櫸林公園聯通,城區內所有山頭公園全部對外免費開放;打造7條林蔭廊道、8處口袋公園,讓市民遊客在“小而美”中體驗“微幸福”。
升級“336”集團化辦學項目
荒野追踪
市南區立足優質資源基礎,直面結構性矛盾問題,推進教育教學工作深化改革,進一步激活要素、釋放潛能、提升效能。
「星光」歌手棄穩定收入追音樂夢 曝只靠土司+鮪魚過活
提升優質保障供給,推進22所學校、幼兒園校舍維修改造,加快連雲港路小學、青島7中改擴建項目、錦繡華城幼兒園等學校建設;做好學位保障,內部挖潛擴班49個,5所學校繼續通過分校辦學增加學位供給,有力滿足了今年新生入學需求。
強化教師梯隊建設,8名教師成爲齊魯名師、省名班主任、市首批名校長領航工作室主持人,人數居全市首位;深化海洋教育水平,與中國海洋大學等21個單位簽約成立海洋教育實踐研究基地,設計10條海洋研學路線,海洋科普移動課程覆蓋初小幼52個單位5700餘名學生。
宋轶背Hobo包飘空灵气质
推進均衡事業發展,全力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創建,深化集團化辦學,升級“336”集團化辦學項目,打造3個融合型教育集團、3個“聚合型”教育集團、6個“聯合型”教育集團,組建12個教師成長共同體、10個集團化辦學教學共研體,培育“1+N”集團化辦學項目成果12個,60餘名教師參與集團共享,3個教育集團獲青島市首批集團化辦學典型,在全市獲獎總量居第一。
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
怪兽充电下跌4.0%,报0.72美元/股
醫療服務更加便捷。市南區升級醫療載體服務水平,市南區人民醫院完成升級改造,市民健康服務中心加快建設,市南區中西醫結合醫院正選址落位,現有基層醫療機構470家,已實現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完成3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改造升級,全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水平進一步提高,預計2024年底全區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將全部達到國家標準化建設。
高虹安允給光復籃球隊150萬無下文 市府:企業贊助
優化醫療資源共享模式,加快推進緊密型城市醫聯體建設,促進全區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佈局,成立青島市首個實體化運行的醫療健康集團,建設青島市首批“共管病房”,組建青島市首個“1+1+1”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建立“慢病規範診療中心”,開通青大附院“知名專家號源直掛”服務,深化健康管理,家庭醫生簽約29.88萬人,簽約率達61.16%,爲5.16萬名65歲以上老人提供免費健康查體,爲1.5萬名“三高”人羣進行併發症篩查,爲40歲以上人羣進行慢阻肺篩查,初一女生免費HPV疫苗接種率達59.73%。
落實獎扶政策,爲2097名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家庭人員發放扶助金約1740.40萬元、發放城鎮其他居民獨生子女父母年老獎勵1267人約2439.92萬餘元。
报道称阿尔特曼仍愿意重返OpenAI担任CEO
文化惠民惠及10萬餘人次
山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
执笔 小说
市南區精準聚焦羣衆文體活動需求,升級完善文體惠民設施,創新開展文體惠民活動,努力讓文體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羣衆。提升文化惠民質量,以羣衆點單的形式,開展“幸福市南”文化惠民進社區主題系列活動,舉辦首屆青島(市南)庭院藝術節,打造“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爵士音樂、原創戲劇、藝術展等活動200餘場,受衆10萬餘人次。
做優“走讀市南”“N+書坊”“青雲圖”等文化品牌,“青文驛”樓宇園區藝術季走進9所樓宇,開展活動30餘場。打造城市音樂角、全民時尚秀,舉辦樂隊巡演100餘場,推出公益研學課堂100場、社區公益精品課800節,開展社區文藝演出20場,“幸福市南社區電影節”實現50個社區全覆蓋。
豐富體育設施供給,聚焦羣衆健身就近、科學、多樣化的需求,強化有限空間資源的集約化利用,全面開放區屬公辦中小學校園體育場地設施,累計接納進校體育鍛煉居民5萬人次,新建健身路徑56處,新建更新健身設施400餘件,在全市率先建成“5分鐘健身圈”。
引入2項國際賽事,5項國家級體育賽事,創辦濱海時尚體育季系列特色賽事20餘項,舉辦各類賽事200場,吸引近萬名居民參與。
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100%
以市場化的運營邏輯,不斷拓展社會幫扶形式,提升服務保障質效。優化全齡人羣服務。圍繞建設全齡友好型城區,不斷優化老年人、嬰幼兒、青年人服務保障供給。
2024总统最新民调再度巨变!他支持度飙升8.6个百分点
新建、改造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服務站20處,健全“普惠+特惠”老年人助餐機制,探索與轄區餐飲企業合作供餐模式,運營老年人助餐服務機構全年將累計達40處,餐位數同比翻一番,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社區助老食堂街道覆蓋率100%。
登記備案養老機構27家、備案牀位3860張,爲6000餘名獨居老年人提供關愛探視服務;擴大普惠優質托育服務供給,在重點園區、樓宇佈局托育空間,吸引托育機構30家,託位總數達1538個,建成市級示範托育機構3家。
打造青年友好型產業園區和產業社區,結合今年開展的15座老舊樓宇改造提升,建設樓宇餐廳、停車泊位等配套設施,方便青年人出行、工作、生活。強化社會事業保障,堅持就業優先,新增就業3.83萬人,累計開發城鎮公益性崗位3985個,服務失業人員等各類羣體5000餘人次,開展技能人才培訓8763人,困難人員安置率超90%。
經濟飄搖拖累佳士得上半年銷售減少23% 下半年有望復甦
創新“街區創業生態圈”,推出創業孵化“雲平臺”,扶持創業2697人次,創業擔保貸款規模1.57億元。將困難羣體供養標準在去年基礎上提高了5%,發放各類救助資金4733萬元,獲評全省首批“社會救助綜合改革實驗區”,“喃喃解憂”救助服務品牌獲評“2023年度全省優秀社會救助品牌”。
構建“5分鐘應急救援圈”
圍繞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市南,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城區安全韌性,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加強安全生產監管,注重源頭治理、科技賦能、基礎提升,加強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風險防控,累計查處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爲1047項,整治隱患4314處,建設運行東中西3個應急救援中心,構建“5分鐘應急救援圈”,實現應急救援全域覆蓋,全面做好山林防火、防汛防颱風工作和重要節點節假日安全應急值守工作。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高考在京招生计划
提升全域治理效能,進一步織密治安巡控網,持續優化物聯感知、視頻聯網共享、融合通信等平臺,推進9處規範化智慧警務驛站建設,打造治安防控體系示範區。高壓嚴管“飆車炸街”改型車輛,重點做好文明養犬、噪音執法、打擊黃賭毒等工作,連續88天無刑事警情,是全省唯一連續兩次捧得“長安杯”的縣(市、區)。
更多社會民生關切問題,相關部門也做了解答。
人行:物价短期维持低位 未来回归常态水平
逆流1982
停車
建成山東首個地下人防停車網
市南區作爲較早的建成區,停車難是客觀事實。停車矛盾最突出區域分佈在八大峽、中山路、江蘇路、湛山、浮山所、八大湖、大堯等老舊小區、重點醫院學校、旅遊景區周邊。目前正在推進八大峽廣場、永嘉路、龍口路20號等20個停車場項目建設,泊位5000餘個。
《光电股》明基材布局医疗 砸31.62亿元拿卫普实业过半股权
截至目前,全區已累計開放商場、酒店、寫字樓經營性停車場及住宅小區停車泊位19100餘個,其中2023年完成30家商場、酒店、寫字樓經營性停車場、10處住宅小區停車場開放共享,釋放泊位9700餘個。積極探索,對澳門路小學進行智慧化改造,將地下一層107個泊位面向家長和社會開放,爲青島市首例利用既有學校停車場開放共享案例。下一步將加大機關事業單位、學校、國有企業停車場開放共享力度。
截至目前,市南區累計接入“全市一個停車場”平臺4.64萬個,其中路外經營性停車泊位約3.83萬個,路內泊位0.81萬個。在市級平臺的基礎上,搭建市南智慧停車平臺,上線市南慧停車APP,共計接入停車場213處(其中路外車場212處,路內車場1處),停車泊位數3.1萬個,註冊用戶數5.03萬個,服務車輛數346萬次,實現餘位顯示和車場精準導航功能。
建成山東首個地下人防停車網。中山路及周邊區域建築密度高,土地資源少,停車缺口比較大,羣衆停車難問題比較突出。充分利用該片區豐富的地下人防資源,先後建成了禹城路、龍山、中山商城等停車場,增加泊位800餘個。通過新建連接通道實現“連線成網”,不僅可以提升停車服務半徑和服務效率,而且可以有限緩解地面交通壓力。
台灣大 MyVideo 轉播金馬獎 創下492萬總收視人次
打造全區智慧停車標杆場景應用。以中山路片區爲試點,加強智慧停車建設,目前已完成10處路外停車場和3處路內停車場的智慧化升級改造,並接入上街裡小程序,其中,悅喜客來和日報社停車場車場實現泊位預約功能。
柯文哲稱有人開價2億美元要他當副手 趙少康:大概猜到是誰了
2024年計劃新建、續建停車場項目14個,合計泊位3100餘個。加大智慧停車推廣力度,增加車場接入及用戶使用數量,提高泊位使用效率。
教育
莱德基第五次获劳伦斯奖提名,前4次均未获奖,欢迎度不如田径
全區小學千人學位數處全市領先地位
今年,市南新生入學增長36.8%,創歷史新高。市南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現場調研20餘次,專題調度10餘次,投入經費246萬元,採取設立分校區、緩衝區等措施,增設班級43個,圓滿完成一萬餘名新生的入學工作。
同時對7所學校(萊蕪、德縣、鎮江、區實驗、文登、市實驗、大學)發佈了學位預警提示,後期還會常態化進入幼兒園、家庭、社區、企業等,開展零距離、全覆蓋、便捷化的招生服務。目前,全區小學千人學位數爲79,處於全市領先地位。
2023年,市南區委區政府提出了“西提東優”發展戰略,爲了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好學”,今年全面升級實施集團化辦學改革,創新形成了立體交互式集團化辦學改革新樣態,即橫向上立足學區制與優質初中打造教育共同體,輻射帶動學區小學協同發展;縱向上實現“一集團一高校”“一集團一院所”“一學校一科學家”的強強合作,探索幼小初高一體化貫通培養模式,努力讓全市、全區的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到每個社區,每個家庭。
许玮宁、邱泽超般配 2度蜜月背影照「1举动」细节藏不住甜蜜
目前,已與青島大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市南區14所中小學校和青島大學11個學院攜手合作。2所學校在全市率先探索實施“築基計劃”,12個集團內實現了優質師資交流、優秀課程共享和更多學生間的交流共學,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高度認可。
發揮區教育指導中心科研突破,教研提質,師訓賦能,信息護航“四位一體”職能優勢,全區教科研力量全線覆蓋指導,打造了40名學校“教研管理首席”,105個星級教研組,33個區級學科基地,推廣區級優秀教學法189個,共享優質教學資源130餘項。區域100%初中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明顯提升。今年選擇在公辦初中入學的孩子比例增長15%以上。區域公辦初中2023年中考多項關鍵數據繼續高位領航。
醫療
成立首個實體化運行的緊密型醫療集團
一次触球展现了艾林·豪兰和达尔文·努涅斯之间的差异
今年青島市分別獲批國家和省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作爲中心城區的市南區,在10月8日率先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組建成立了首個實體化運行的緊密型醫療集團—青島市市南區醫療健康集團,目前市南區醫療健康集團緊緊圍繞優質資源醫療下沉和均衡佈局、全面推進有序診療和全方位保障人民羣衆健康方面在全市率先推出系列“組合拳”,取得良好成效。
在全市首次推出由島城頂級醫院和區級醫院共管共建的“共管病房”管理模式,目前已經有近200名患者在二級醫院享受到三級醫院同質化高水平醫療服務,居民的醫療花費有效降低;首個由三級醫院-區級二級醫院-基層社區衛生中心三層醫生組建的“1+1+1”新型家庭醫生工作模式在經前期試點後,在全區公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推開,實現居民家庭醫生“雙簽約”率先落地;在全區範圍內實現三級醫院專家號源基層社區醫生專屬直掛服務,目前已經累計爲基層下放專屬專家號源共3300個,爲有需要的居民提供代掛號服務。
儒家妖妖 小说
爲滿足居民便捷高質量就醫的需求,醫療健康集團安排牽頭醫院正高級副高級專家到基層坐診116次,診療患者2200人次,推進了優質專家資源的有效下沉;建設完成全區檢驗中心、病理中心、影像中心、消毒供應中心、心電中心,基層主要疾病的藥品目錄已經統一,基層診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在全市首次實現患者三級醫院出院無縫轉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連續性一體化標準化延續診療,爲整合性服務體系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