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兵行地理分析,安史之亂前,吐蕃爲何讓大唐帝國吃最多敗仗?
作者|冷研作者團隊-吹雪
字數:8956,閱讀時間:約16分鐘
吐蕃的歷史由來已久,真正崛起卻已經是在松贊干布的年代了。而雙方的第一次接觸則是在貞觀八年松贊干布遣使入唐朝見,李世民便派馮德遐入吐。
NVIDIA宣布GTC 2024將以實體活動回歸聖荷西McEnery會議中心舉辦
不久之後松贊干布得知當時西突厥、吐谷渾等部落首領都娶到了唐的公主,於是又派遣使者入唐請求賜婚。但此階段的李世民並未答應吐蕃的請求。於是松贊干布便攻打唐的藩屬吐谷渾、党項等部落以此來向唐“以武示威”。到了貞觀十二年,松贊干布更是攻打了唐西南的鬆州(今四川松潘)。
此時的唐鬆州都督韓威率部迎戰,結果被松贊干布擊潰。此地區的羌部落見此情形後也歸順了吐蕃。這使得李世民極爲震動。因此派遣侯君集爲主帥,執失思力、牛進達、劉簡等人迎戰吐蕃。當年9月牛進達部到達之後向吐蕃發起突襲,吐蕃軍小有傷亡後選擇了後撤。
此戰中松贊干布見識到了唐軍的強大。於是選擇了撤兵。之後當他再次向唐廷請求賜婚時,李世民也瞭解到了此時的吐蕃的確是個地區性強國。於是同意了嫁文成公主於吐蕃。
此後雙方的關係進入了友好時期。特別是“牛逼外交官”王玄策的經歷。
《新唐書·西域傳》記載:“二十二年,遣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其國…………其臣那伏帝阿羅那順自立,發兵拒玄策……玄策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鄰國兵。吐蕃以兵千人來,泥婆羅以七千騎來,玄策部分進戰茶鎛和羅城,三日破之,斬首三千級,溺水死萬人……”
從以上記載可以看出,大唐可以從吐蕃調兵攻滅一國。足見兩國的友好完全可以用“蜜月期”來形容。
貞觀八年12月吐谷渾襲涼州,這也點燃了李世民要平定西北邊境的決心。貞觀九年5月大唐戰神李靖攻克吐谷渾。貞觀十年3月吐谷渾遣使朝貢。貞觀十三年李世民賜婚,弘化公主嫁入吐谷渾。由此吐谷渾也成了大唐的附屬國。
但到了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谷渾開始分爲兩派:一派是以諾曷鉢可汗爲主。這一派人老實本分的作爲唐朝的附屬國。另一派以丞相宣王爲首聯合吐蕃發動了叛亂:
以祭典山神的名義襲擊了弘化公主和諾易鉢可汗。諾曷鉢與弘化公主只得投奔唐鄯城(今西寧)。然後唐軍反攻並擊殺了宣王。
此後文成公主嫁入吐蕃,唐與吐蕃維持了很長時間的友好關係。因此至少從史料上來看吐谷渾內部並未出現再次聯合吐蕃的事件。而且直到貞觀二十三年,吐谷渾年年朝貢,有時甚至一年兩次。
但是貞觀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逝(李靖也病逝於此年)。第二年松贊干布也病逝。當努力維繫兩國和平的最高統治者逝去之後雙方的戰爭也就打響了。
鬼月重溫「涼感系」經典韓劇 又驚悚又浪漫卻是見鬼的好看 二刷三刷都值得
首個爭奪的地區依然是吐谷渾所在的青海東部的河湟地。因爲此地區也是絲綢之路青海道的所在地,佔領此地就意味着豐厚的稅收。同時還能建立對唐的“橋頭堡”,這樣就能在今後的戰爭中就地獲得大量補給並威脅到北面的安西、河西和西面的隴西。而且安史之亂後的吐蕃能夠“蠶食”唐的西部領土甚至兵臨長安也是以此河湟地爲依託。
而對於唐來說青海道不僅連接着吐谷渾,也是唐朝重要的西北屏障。
因此顯慶四年(659年),爲爭奪河湟地區唐吐之間的戰爭開始了。
吐蕃這邊領兵的則是噶爾·東贊。只不過這次吐蕃的前鋒部隊正好撞上了蘇定方的援軍。結果前鋒主帥達延莽布支陣亡。吐蕃軍大敗而歸。
戰後吐谷渾再次“歸順”大唐。但是第二年,吐蕃再次出兵吐谷渾。此時的唐軍正在東線攻打百濟。而此後幾年裡唐廷大部分的注意力也在東線,因此吐谷渾的求援對於大唐來說只能是“鞭長莫及”。結果到了龍朔三年(663年),噶爾·東贊親帥吐蕃大軍進攻吐谷渾。吐谷渾諾曷鉢可汗與弘化公主只得逃往涼州,求唐廷庇護。
絕人 小說
而等到唐廷結束東線戰事已是總章二年(669年)。到了此時李治纔將收復吐谷渾提上了日程。七月唐廷下令契苾何力發兵烏海援吐谷渾。考慮到烏海此地是吐谷渾故地可見唐廷這次出兵是爲了幫吐谷渾復國。只不過此年四十餘州饑荒,尤其是關中地區災情尤爲嚴重。因此唐廷取消了此次出兵。只是在九月間令吐谷渾部仍暫住涼州。
但就在第二年吐蕃率先發起了攻擊:咸亨元年(670年)4月,吐蕃攻陷西域十八州,而且與于闐合兵攻打安西。此舉逼得唐廷取消了安西四鎮(龜茲、于闐、焉耆、疏勒)。
地 尊
這樣一來,唐廷已經不得不打了。於是爲了收復安西四鎮和吐谷渾故地的大非川之戰爆發了。
海象不佳 30日台東往返蘭嶼船班提前至29日
七月唐軍主帥薛仁貴、率阿史那、郭待封等西進。本來薛仁貴準備帥唐軍主力攻擊烏海,便命郭待封(貞觀年名將郭孝恪的後人)在大非嶺鎮守糧草。而薛仁貴行軍到積石河口(今青海瑪多縣)後遭遇了一部分吐蕃軍。但這部分吐蕃軍很快被薛仁貴擊潰。
但是未免孤軍深入,薛仁貴還是回軍烏海城(今青海沙珠玉河流域以北)。沒想到此時的郭待封居然領輜重兵冒進,在烏海遭遇吐蕃20萬軍隊的圍攻。兵敗之後,糧草盡失。薛仁貴只得退兵到大非川(今青海沙珠玉河流域)。此後的吐蕃主帥論欽陵集結了40萬軍隊對唐軍發起了猛攻。最終,唐軍全軍覆沒。
在此戰中看上去是唐軍的將帥不和。但實際上考慮到吐蕃在吐谷渾故地能集結40萬軍隊來看,唐軍明顯是實力不足所導致。另外薛仁貴對於地理環境其實也並不熟悉。
因爲當吐蕃勢力進入吐谷渾故地之後,那麼有兩條道路可以攻入唐土,一是薛仁貴領兵經過的青海湖南面的大非川——烏海的南線,由此處往東可攻入隴右地區。
美国SEC主席:AI威胁到金融稳定,要迅速采取监管行动
另一條道路則是從青海湖南面格爾木(今青海格爾木市)東行到都蘭(今青海都蘭縣)至吐谷渾故都伏俟城的北線,因爲由伏俟城北上繞茶卡鹽湖往東也能進入河湟地區,而且經此處再往北就能進祁連山脈入河西走廊。
游守中创作展 《好山好水好人情》
所以,如果薛仁貴所部唐軍只在大非川——烏海一線活動,那麼很容易遭到來自北線吐蕃軍隊的突襲。而對吐谷渾故都伏俟城的忽視也成爲了此戰勝敗的最關鍵因素。因爲吐蕃在戰役收尾階段能調集40萬軍隊來看,光南線的吐蕃軍不可能有這麼多。很大一部分應該還是來自於北線的吐蕃軍。而可爲北線吐蕃軍提供後勤的地區也只有吐谷渾曾經的國都伏俟城能做到。
也就在大非川兵敗之後,大唐已經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恢復吐谷渾故地,而且河西、河湟地南部、甚至隴右也都隨時面臨着吐蕃軍的進攻。
到了上元三年(676年)吐蕃繼續向大唐隴右的鄯州(今青海樂都)、廓州(今青海貴德)河州(今甘肅臨夏)、芳州(今甘肅迭部)等地發動了新一輪的攻擊。
李治便令宗室李顯、李輪、契苾何力、蕭嗣業等人迎擊。但不僅兩宗室未到任,契苾何力也病故。李治只得將曾經的東線名將劉仁軌調任爲洮河鎮守使。但還是難以抵擋吐蕃的兵鋒。
儀鳳二年(677年),吐蕃又繼續深入到大唐境內的疊州(今甘肅迭部)、扶州(今甘肅文縣)等地。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吐蕃軍連戰連勝。最後儀鳳三年(678年)論欽陵在承風嶺(今地不詳)將中書令李敬玄(或者是工部尚書劉審禮)率領的18萬唐軍擊潰。
此後的唐軍只能沿黃土高原西南段修築防禦工事。直到調露二年(680)7月藩將黑齒常之纔將來犯的吐蕃軍擊退。唐也終於有機會設立了70多座烽戍所,並開始屯田以用於軍需。以此將兩國邊界推到了良非川(唐河源軍駐地今青海黃河支流恰卜恰河)才逐漸穩住戰線。
評論/何妤玟離婚理由被罵「公主病」 婚姻裡不該奢望戀愛的感覺?
而唐軍的反擊則是到了武則天長壽元年(692年)纔開始反攻安西四鎮。領兵的則是承風嶺之戰中僥倖存活的王孝傑。但是到了萬歲通天元年(696年)論欽陵率領的吐蕃軍準備攻打洮州(今甘肅臨潭),以切斷河湟、河西兩地唐軍的聯繫。武則天便再次以王孝傑爲主帥迎擊。結果當年3月間,10多萬唐軍在素羅汗山被吐蕃軍沿洮河上游襲到了唐軍後方,而再次慘敗。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不久之後的吐蕃居然開始內訌:武則天聖歷二年(699年)名將論欽陵遭吐蕃贊普赤都鬆贊誅殺,論欽陵族弟贊婆只得率餘部歸降了武周。
异界之魔武流氓 小说
此後直到開元年間之前雙方處於了相對和平的狀態,因爲雙方迎來了各自的政權迭代。於是史稱“神龍會盟”的雙方和親又開始了。
神龍會盟:金城公主的和親⑦⑧
唐代第一個和親公主是貞觀14年嫁於吐谷渾的弘化公主。而對於後世影響最深的應該就是前文提到的文成公主。但是唐中宗時期嫁入吐蕃的金城公主對於吐蕃的影響力其實並不在文成公主之下。
因爲唐代對於和親政策的使用比漢代更爲廣泛。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唐代周邊政權不僅在數量上,更在國家體量上比漢代周邊政權的要大。這樣一來和親也就成爲了重要的外交補充手段,並以此來緩和軍事上的對立與民族的融合。
因此在長安三年(703年),赤都鬆贊就遣使求親,但第二年在征討南詔時病亡。這也直接影響到了吐蕃政權的迭代。尤其是繼位的赤德祖贊年僅7歲。於是其祖母赤瑪倫再次於神龍元年(705年)遣使求親。其用意也很明顯:國主年幼,若還與大唐無休止的開戰,其政權必受影響。
碰巧的是此年唐廷發生了著名的“神龍政變”(705年)。此後武則天倒臺,新上位的唐中宗李顯考慮到當時唐廷的政治環境,其首要任務就是剷除武周“餘孽”。於是李顯便在神龍二年(706年)與吐蕃在長安開啓了“神龍會盟”。
到了景龍三年(709年)吐蕃再次遣使求親時唐廷終於同意了與吐蕃再次聯姻。
只不過此時嫁出去的公主不是李顯自己的親生女,而是將雍王李守禮的女兒收爲養女,賜號金城。(金城公主本名李奴奴,出生於698年)
白晝之夜一起享受運動樂趣!Nike「放瘋社集合」帶來路跑體驗、街舞趴
但是當雙方的政權穩固之後便很快又在隴右、河西等多地區重燃戰火。
高虹安男友若虛報薪資涉逃漏稅? 財長:「有可能」
我的锦鲤少女
安史之亂前河西、隴右的爭奪與洮河、石堡城之戰⑧⑨⑩⑪
事實上吐蕃早在武則天時代的久視元年(700年)就對河西發動過試探性攻擊。攻擊的地點則是在涼州。當時的唐軍將領唐休璟在洪源谷(今甘肅古浪)與吐蕃軍遭遇後親自發起六次衝鋒,吐蕃軍大敗,被唐軍築成京觀。
此後的大足元年(701年)郭元振到任涼州都督後,便在河西方面加強了防務。並在洪源谷設立了以和戎城爲中心的防禦體系。使得吐蕃不敢再輕易對河西用兵。
直到金城公主和親後的景雲元年(710年)吐蕃纔對隴右地區重新燃起了野心:賄賂護送金城公主的使者、鄯州都督楊矩,以金城公主湯沐的名義求取河西九曲之地。得手之後,設立了洪濟(今青海貴德)、大漠門(今青海共和)等軍事城鎮。
謝忻怨男友瘋狂跳針喊「我很生氣」 結局神反轉
這樣一來繼吐谷渾故地之後,吐蕃又得到一塊戰略要地。而且九曲之地北連湟水、東連洮水,佔據此處不僅在經濟上得到了大片既可遊牧,又可農耕的地區。在軍事上更是可以繞過唐軍辛苦設立的河湟防線。兵鋒直指隴右、河西。
8月訪港客410萬人次、回復疫前84% 「夜繽紛」啟動
而這麼塊戰略要地吐蕃居然得來全不費功夫。這無疑助長了吐蕃的氣焰。
台股擂台/周冠軍「股市謀略家」林鈺凱 本周押太空梭、必應
開元二年(714年),吐蕃大臣坌達延又向唐廷索要前文提到的河源軍駐地。這次唐廷不再允許。因此8月坌達延率10萬軍隊再次攻打臨洮,並掠走大量軍需物資。10月李隆基命薛仁貴之子薛納爲隴右防禦使統兵10餘萬,率副將杜賓客、郭知運、王睃、安思順發起反攻,雙方於洮河展開洮河之戰。
此戰中薛納正面迎擊,唐隴右羣牧使王睃統精兵700人向吐蕃軍後勤部隊發動夜襲。得手之後薛納向吐蕃軍正面發起攻擊,在唐軍的包夾下吐蕃軍大敗,只得沿洮河退兵,被唐軍在洮河渡口的長城堡(今甘肅臨洮北)追上。
雙方再次展開激戰,最終吐蕃軍大敗,戰死的吐蕃軍屍體將洮河堵塞。戰後,唐軍毀去吐蕃在此修築的軍事城堡。並設置隴右節度使統兵七萬五千以御吐蕃。在此軍事壓力下吐蕃只得讓金城公主上書李隆基求和。
然而開元初期的唐廷政治環境已經較爲穩固,李隆基沒有停止對吐蕃的攻擊,從開元五年開始新設的隴右節度使郭知遠就不斷向西發起攻擊奪回了九曲之地。雖然開元九年郭知遠病逝,但隨後接任的王君㚟在開元十二年繼續向吐蕃發起攻擊。到了開元十七年(729年)唐軍已攻克吐蕃的大漠門城、石堡城、新(羅)城、定戎城、等軍事重鎮,拓境千餘里。
在唐軍持續不斷的打擊下,吐蕃在隴右的勢力遭到沉重打擊,直到10年後的開元二十七年(739年)金城公主去世後,才重新向隴右發動了新一輪攻勢。唐軍這邊首先迎戰的則是白水軍(駐地在今青海大通縣)、安人軍(駐地在青海湟源縣)。至開元二十九年(741年)6月,吐蕃軍增兵至40萬才攻克了安人軍駐地並將當地屠空。隨後的12月攻克了軍事重鎮石堡城。
此後的雙方在石堡城附近展開了長期拉鋸。直至天寶四年(745年)吐蕃軍在石堡城下擊潰隴右節度使皇甫惟明率領的唐軍(可惜的是皇甫惟明沒有死在戰場上而是在朝堂上被李林甫弄死)。戰事的拖延也震驚了李隆基。因此李隆基本想讓名將王忠嗣繼續領兵攻石堡城。但王忠嗣並不贊成攻取石堡城,因爲王忠嗣認爲爲一彈丸小城死傷數萬根本得不償失。
於是李隆基貶了王忠嗣的節度使職位。升其部將哥舒翰爲隴右節度使繼續攻打石堡城。哥舒翰先是在天寶七年(748年)在青海湖龍駒島上建應龍城,以阻擋吐蕃的援軍。隨後統行6萬3千人日夜攻打石堡城。
並在初期戰事不利時要處斬攻城已數日的高秀巖和張守瑜兩名武將。兩人請求再給時日,後率兵拼死攻擊。最終唐軍以傷亡數萬人的代價才攻克了石堡城。
此後哥舒翰加官進爵,李隆基還給了大量賞賜。哥舒翰彷彿一夜間成了朝堂上的“大紅人”就連楊國忠也覺得應該把哥舒翰當“自己人”。
周末「全台湿一半」降雨热区看这里 下波变天时间曝光
到了此階段,吐蕃在隴右、河西都被唐軍壓制。唐軍在沿着祁連山的東南方向的山巒間設立了隴右十八軍:大斗、赤水、威戎、白水、神威、安人、振武、金天、威勝、武寧、定邊、積石、寧塞、振威、天成、鎮西、漠門、神策。
這樣的軍事布放使得吐蕃在安史之亂以前已經不可能再有機會攻入隴右,於是雙方對於中亞爭奪開始了。
據《冊府元龜》記載吐蕃最早將軍隊投送到中亞地區是在龍朔二年(662年)與唐爭奪龜茲、弓月,那麼吐蕃走的是哪條路呢?
如下圖所示,吐蕃想要進入中亞有3條路線:
東線:攻克唐瓜、沙二州以切斷安西與唐本土聯繫,然後蠶食安西地區,安史之亂之後吐蕃就是這麼幹的。
新北攜手聯合報公益寫作班第5年 千人投稿、5人文字富張力獲表揚
中線:北上翻越崑崙山脈從於闐再往北穿越塔里木盆地進入唐安西地區再往西,
西線:往西北通過大小勃律再北上翻越蔥嶺直接進入中亞。
由此可見如果走東線,那麼在安史之亂以前,這麼漫長的攻擊線是不可能實現的。中線則更不可能,因爲真從青藏高原下來之後再穿越沙漠無人區,光漫長的行軍路線就足以拖死後勤。所以西線的路線無疑是最、最方便的。
只不過無論哪條路都必須面對北面的安西軍。因此吐蕃選擇了在外交上做嘗試。
開元三年(715年)吐蕃和大食聯合攻打拔汗那部,拔汗那王向唐安西都護府求救。雖然此時的吐蕃剛在洮河之戰中慘敗,但也依然選擇了配合大食向大唐西部領土發起攻擊。此後的開元五年(717年),突騎施也聯合吐蕃、大食想要攻取安西四鎮。由此可見吐蕃對中亞存在着很大的野心。
资深男星被当「黑白遗照道具」 女儿高EQ帮出气
因此大小勃律自然成爲了吐蕃首要攻取的目標。
開元十年(722年),吐蕃軍隊攻入小勃律,小勃律王緊忙向北庭節度使張孝嵩求救。在唐軍的支援下,吐蕃軍潰敗。此後吐蕃想從西線進入中亞的道路被唐軍徹底切斷。
女偶像尺度全开 上空「双峰只剩两朵花」引67万人暴动
但是這並不能阻擋吐蕃想要進入中亞的決心。
開元十五年(727年),吐蕃大將悉諾邏恭祿再次聯合突騎施攻入瓜州,準備從河西攻入安西。後因唐軍堅守,吐蕃軍在隴右、河西又接連敗退,最後也只得撤兵。但這種不斷與他國聯合攻擊唐土的作戰方式,在此後被接連運用。
Steam雙人生存《荒野槍巫》評測:飢荒風槍戰5分鐘一局 這比魔杖好用啊!
比如說開元二十二年(734年)吐蕃學起了大唐:嫁了一位公主給突騎施的蘇祿可汗。於是第二年突騎施再次向安西發起攻擊,而吐蕃則趁機攻打小勃律。小勃律王蘇失利抵擋不住,再加上吐蕃又嫁了一個公主給蘇失利使得吐蕃得以控制了帕米爾高原地區。但此階段吐蕃在東部戰線被唐軍打的節節敗退。因此也未進一步擴大西北方向的戰果。
而李隆基也沒有放棄小勃律。安西軍更是接連發起了此方向的反擊。但數次皆因路途遙遠並未奏效。直到天寶六年(747年)3月李隆基命安西副都護高仙芝率1萬步騎出兵小勃律。
烤鴨酥脆、鵝肉美味!汐止2022新餐廳推薦「丞相鵝肉」 咬下瞬間油脂迸發甜香滿溢
於是,一代名將的“閃電戰”也開始上演。(隨軍出征的還包括了號稱可以連人帶馬都斬碎的李嗣業)
在惜字如金的史書中對高仙芝的這場“閃電戰”足足寫了超過900字。因此可以從《舊唐書·高仙芝列傳》中很清楚的得知唐軍的進兵路線:
從安西都護府駐地龜茲出發後先行軍15日經過撥換城(今新疆阿克蘇),再經過10餘日進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再10餘日往西經疏勒(今新疆喀什)後用時20餘日翻越蔥嶺(今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再經20餘日過播密川(今阿富汗東北部噴赤河北段),再經20餘日過特勒滿川(今塔吉克斯坦噴赤河南段)(噴赤河源於帕米爾高原東南部海拔4900米的大雪山上。
水流自東往西呈橫向,匯合帕米爾河後,成爲阿富汗與塔吉克斯坦界河)最後再經過10天的行軍後此時出現在唐軍面前的就是吐蕃人修築的連雲堡。整個行軍過程被記載爲100天。
那麼如此漫長的行軍又爲何會被後世譽爲“閃電戰”呢?
也許我們的印象中古代“閃電戰”中白起的華陽之戰、項羽的彭城之戰堪稱經典的戰例。因爲這些都是短時間完成超長距離的行軍。但是“閃電戰”的核心是在於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因此不管行軍距離多長,只要沒被對手發現就能保證發起突襲的可能。
為男友拿掉兩次孩子還被分手 委曲求全為什麼得不到愛?請抬頭挺胸把自己活成1,不要活成零和負數!
而爲了攻擊的隱蔽性,高仙芝把軍隊分成三支,派疏勒將趙崇玼從特勒滿川北河道、撥換將領賈崇瓘祐從赤佛道(今阿富汗巴達克山區)、高仙芝和監軍邊令誠(宮人)從護密國(今中阿瓦罕走廊)在7月13日對連雲堡三面合圍。
新北/台灣最美麗的鼻尖!玩遍【麟山鼻休憩區】賞無敵海景
連雲堡在今瓦罕走廊內,具體位置在阿富汗東北部噴赤河南段蘭加爾,城下婆勒川爲今流經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瓦罕河。因此控制住此地便能佔據瓦罕走廊,從而俯攻帕米爾地區。因此吐蕃和唐,誰佔領此處就等於佔領了一個戰略制高點。(其實瓦罕走廊到現在都是全球的極大戰略要點)
連雲堡又駐紮了一支千餘人的吐蕃軍。城南有座山寨與其成犄角駐有守軍9000餘人。合圍完成之後高仙芝選擇在清晨水流量偏低的時候渡河,然後便發起了總攻。根本想不到唐軍會出現的守軍還來不及做任何抵抗就被斬首5000餘人,並繳獲大批戰俘與軍需物資。
那麼吐蕃人爲何會沒想到唐軍會出現呢?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成長在青藏高原的吐蕃人本來就習慣在高海拔地區生活。但是過往和唐軍的戰爭中從來沒有在自己的“主場”見過唐軍。因此對於唐軍出現在這種高海拔地區連想都不會去想。
而高仙芝攻克連雲堡後留下3000多傷兵據守。然後便繼續進兵。因爲如果僅僅攻克連雲堡,固然稱得上是一次勝利,但此處遠離唐朝本土,駐守此處的唐軍根本無法補給。而吐蕃軍卻可以從勃律國再次發兵。因此只有再往前攻克勃律纔有可能斷絕吐蕃從西線進入中亞從而使其無法聯合他國進攻唐朝安西地區。
3天后,唐軍登上了坦駒嶺(興都庫什山中的山峰,海拔4588米)。高仙芝見山路險峻便派親兵假裝當地人給唐軍做嚮導,幾天後到達了阿弩越城(今巴基斯坦控制區克什米爾北部之古皮斯)。
在這裡唐軍得到了一個好消息:小勃律的王居然不在王城孽多城(今中巴邊境吉爾吉特,曾是貴霜帝國的國都)而是就在阿弩越城。
超懂吃!韓星SOMI、太陽來台大啖「牛肉麵+高粱」 店家曝光開吃同款
也就在連雲堡被攻克的消息傳到吐蕃後,吐蕃的援軍已經從孽多城出發。因此唐軍此時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如果高仙芝在吐蕃援軍趕到前攻克阿弩越城便可以完成李隆基交代的任務。更可以使吐蕃短期內無法從西線進入中亞。但如果在攻克阿弩越城前吐蕃的援軍趕到,那麼這1萬唐軍只能客死他鄉。
而在這場“賽跑”中,高仙芝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因爲高仙芝並沒有硬攻阿弩越城,而是選擇了招降的策略,只不過在這過程中城中親吐蕃的勢力被其用金錢誘殺。另外則在吐蕃援軍的必經之路娑夷河岸邊(今吉爾吉特河)上砍斷了藤橋使得吐蕃援軍根本無法抵達阿弩越城。
星期人物-侯友宜》孩子连络簿永远没他的名字 神隐爸爸是他
高仙芝這次勝利堪稱唐軍乃至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勝利之一。這也使得高仙芝本人順利升任了安西節度使。同時這次勝利也震驚了當時的已知世界。唐朝繼李世民之後,李隆基也成爲了另一個最有作爲的皇帝、天可汗。
以為小感冒…他A型流感路倒 2次裝葉克膜、10次內視鏡抽痰
總結一下,《長安三萬裡》的熱映使得本來很冷門的吐蕃軍事史成爲了熱門的話題。
喬山營收/8月32.8億元、年增18.6% 進入旺季逐月升溫
從高宗時代開始,吐蕃給唐廷帶來的軍事威脅與日俱增。唐廷西部領土乃至國際秩序都受到吐蕃的強力挑戰。但是此時的唐廷受到各種因素的干擾所以才使得薛仁貴最終飲恨大非川。之後沒多久西突厥汗國又崛起於中亞草原,唐廷不得不同時面對兩個地區性強國。
因此在高宗後期和武則天時期對吐蕃多有退讓的政策,儘管如此薛仁貴的後人最終還是保住了作爲名門之後的榮耀。
而對吐蕃真正開啓反攻時代則是李隆基登基以後。此時的唐朝憑藉“開元盛世”的國力爲基礎,在各條戰線上主動出擊,尤其是高仙芝的橫空出世(就算怛羅斯之戰唐軍戰敗,但這並不妨礙高仙芝成爲一代名將,因爲小勃律之戰使得他太過於耀眼。)使得唐軍終於在天寶後期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了一定的優勢。
但是這樣的優勢也只是維持了很短的時間。因爲安史之亂的爆發不僅使得高仙芝等人的努力化爲了泡影,盛唐的崩坍也從那個時候開始了…………
史料:
1.《吐蕃史稿》松贊干布統一高原諸部
2.《新唐書·西域傳》
蘇富比拍賣亞洲歡慶50周年 杏林春燕盌本周末登台預展
3.《吐蕃王朝》權臣秉政 風光無限的噶爾家族
4.《吐谷渾史》唐貞觀九年對吐谷渾的戰爭 吐谷渾國的滅亡
5.《吐蕃王朝歷史軍事地理研究》吐蕃在河湟地區與唐朝的爭奪
6.《吐蕃史稿》欽陵繼任大相
7.紀錄片《西藏誘惑——金城公主》
8.《吐蕃史稿》東部的戰爭與和平
9.《唐前期西北軍事地理問題研究》 隴右節度
10.《吐蕃史稿》東部的戰爭與和平
11.《吐蕃王朝歷史軍事地理研究》吐蕃在河西走廊的進出
头条揭密》本世纪最大规模赫尔松战役将开打 普丁如何面对结局
12.《盛世的崩塌》外族節度使
13.《盛世的崩塌》盛世毀於戰爭
14.《唐、吐蕃、大食政治關係史》吐蕃在西域的早期活動
15.《吐蕃史稿》爭奪勃律與吐蕃在中亞的活動
16.百度:高仙芝 唐擊小勃律之戰
「民調低不會上」李乾龍還原林炳坤致電「侯換郭」 王金平也在場